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上官雲) 孔子,這位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今天迎來了他的第2565個生日,各地亦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一整套關於國家、社會合理秩序(建立)的東西,提供思想和精神的資源,對建立價值共識具有高度意義,“華人社會需要凝聚力和認同感,而傳統儒家文化在精神升華、人格修養等方面,傳統文化仍具有豐富的資源,都是今天社會轉型期間所必須的。”
  兩岸三地紛紛舉辦紀念活動
  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偉大的思想家。史料記載,祭祀孔子的活動始於孔子去世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東漢時實行春秋兩祭制。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祭孔典禮也擴展到各地。今年,一系列紀念活動將在億萬華人生活的地方陸續舉行。尤為令人矚目的是,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大會並講話,明確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早在9月21日,香港便舉行了首屆“孔聖誕日”慶祝活動。從今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都將是孔聖誕日。而在28日當天,香港國際經典文化協會還將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在港舉辦全球華人孔誕紀念典禮,包括向孔子聖像行三鞠躬禮及誦讀《論語》經典篇目等活動。
  26日,蘇州則在千年府學文廟內舉辦了祭孔大典,百名小學生誦讀《論語》。整個祭孔大典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莊重典雅,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思想文化。
  此外,在孔子誕生地——山東曲阜的祭孔大典也在28日舉行,孔廟大成殿兩側的觀禮台早已搭建完畢,屆時,數以千計的祭祀者將同時誦讀孔子經典,向這位先賢致以追思之情。
  在海峽的那一端,臺灣各地40多座孔廟會循古制舉行祭孔典禮。28日當天,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將擔任臺北孔廟祭孔典禮主祭官,舉行目前臺灣保存最完整的“三獻古禮”,祭祀程序多達37道,還將表演傳統的“八佾舞”。
  其中,興建於1666年的臺南孔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被譽為“全台首學”。臺南孔廟每年都因循古禮舉辦春、秋兩次祭孔典禮,其中秋祭尤為隆重。27日,“孔廟文化節”系列活動同步啟動,包括展覽、講座、雅樂表演等。
  教師節擬修改為孔子誕辰日
  各界對孔子的紀念還不止表現在舉辦祭祀儀式上。去年9月份,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了“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的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指出,教師法的第六條“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擬修改為“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9月28日,正是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這一消息傳開後,立即引發各方熱議。
  將9月10日作為教師節始於1985年。當年的9月10日,全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迎接新中國第一個教師節,時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發出了《致全國教師的信》。而調整教師節日期的大規模呼籲從2004年開始。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學者李漢秋稱,教師節應當是很有文化內涵的節日,應延續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並建議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據專家測算,孔子生日為9月28日。事實上,目前臺灣的教師節就是9月28日。而據羊城晚報報道,美國在1971年由參眾兩院立法規定,以中國著名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為其教師節。
  著名劇作家魏明倫就曾表示,孔子是我國最大的文化符號,把我國教師節改在孔子誕辰日,既有紀念意義,也可賦予節日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民俗學家陳連山也稱,一個節日的日期可以改變,並且要“改”得具有文化內蘊、有意義,能夠體現時代的變化,同時要契合文化道理的變化方向。
  學者:傳統儒家文化是社會轉型的“安全閥”
  近年來,無論民間還是國家對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視程度均有增無減,尤其今年,紀念孔子誕辰的祭祀活動的舉辦數不勝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相關講話更將對孔子誕辰及其所開創的儒家文化的關註推向高潮。張頤武認為,中國社會目前處在深刻、急劇的社會轉型時期,在這一過程中,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係均可能發生重要變化,僅靠法律調解是不夠的,這就迫切需要一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來協調這些關係,即找到一個社會主流的價值共識。
  “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一整套關於國家、社會合理秩序(建立)的東西,提供思想和精神的資源,對立這個共識具有高度意義。“張頤武認為,華人社會需要凝聚力和認同感,而傳統儒家文化在精神升華、人格修養等方面,傳統文化仍具有豐富的資源,都是今天社會轉型期間所必須的。
  “(對孔子的祭祀活動)起先多屬民間,社會和國家近日來開始回應、引領,這應該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張頤武以新加坡華人社會舉例分析。他介紹,新加坡華人社會存有一個共同價值觀,該價值觀從儒家文化中汲取不少資源,“這樣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社會都能夠建立起這樣的核心價值,充分說明市場經濟跟儒家倫理價值觀可以對接。”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華人社會要做社會轉型,傳統文化既是‘安全閥’又是‘穩定器’。”張頤武總結,社會需要有共同價值觀,這既是一個人向上提升的要求,也是社會的底線,“目前這些活動便是在努力建立這些原則(和底線),說明我們的國家在努力建議一個既富裕又有共同價值觀、人和人之間關係比較和諧的社會。”  (原標題:多地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 學者:有助建立價值共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14ckze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