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木齊市圖書館報告廳劉天視展示自己收藏的地圖。
  您知道解放前,烏魯木齊還稱迪化時的市政府在哪裡嗎?您知道解放前夕,迪化的面積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嗎?烏魯木齊第一座立交橋又是什麼嗎?
  5月10日,烏魯木齊文化講壇第306期公益現場講座在烏魯木齊市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天視回答了這些問題,透過地圖展示烏魯木齊60多年的滄桑。
  劉天視收集了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出版的《迪化市分區計劃圖》到最新的《烏魯木齊市旅游交通圖》等百餘幅各式各樣的烏魯木齊地圖。
  解放前夕,烏魯木齊經濟蕭條、交通閉塞、文化落後,市區面積只有10平方公里,人口十萬人。
  《1959年烏魯木齊總體規劃圖》上顯示,這段時間城市輪廓基本沒有發展,地圖上只有20個單位。
  劉天視說,那時還都是土路,路上跑的基本上是六根棍、毛驢車,能見的汽車也是蘇聯嘎斯車。
  1965年,烏魯木齊河還存在,河上坐落著四座橋,分別是西大橋、中山橋、人民橋及錢江路橋。當年,開始正式修建河灘路,只有7公里長。
  在一幅1985年出版的地圖上可以看出,改革開放後,烏魯木齊的城市建設腳步開始加快,城市開始擴張,北京路、七道灣路以及西山156隊已具雛形,烏魯木齊河已經變成河灘路了。印象最深的是當年人民路立交橋的建成,是烏魯木齊,乃至全疆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上下兩層立交橋。
  上世紀90年代至今,烏魯木齊城市的變化讓他感慨萬分。外環路、田字路、BRT這些新名詞不斷出現並投入使用,讓這座城市更現代、更繁華。
  他說,高鐵新區、萬達廣場、地鐵這些都在興建,幾年後,我們就可以坐著地鐵去機場了。
   記者王磊 蔣曉  (原標題:文化講壇:百幅地圖說烏魯木齊甲子巨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14ckze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